屏東縣內埔鄉曾經台灣椰子王國,如今因為遭國外大量進口的椰子影響,導致產業沒落,我們希望能夠將椰子產業結合文創產業融入地方特色,內埔鄉約有60%為客家人,所以我們想藉著內埔客家文化的優勢,結合椰子產業進行地方創生,建立一個全新的地方文化,主要是吸引愛好文創藝術及客家文化的遊客,讓各地遊客知道屏東除了去墾丁玩水以外還有內埔鄉能夠遊玩,希望能夠讓屏東內埔重新拿回椰子王國的稱號。
因此,本次研究將以屏東內埔的耶子為主題,運用耶子產物的特性,達到設計創新與永續發展的目的,最終能規劃出一套完整的產業流程,體現了產業的永續與重生。
本研究運用「永續設計法」(sustainable design),透過對耶子植物生態的分析,以及果實食用後的廢棄物處理方式,萃取出創新產品的設計概念。整體創新產品設計的過程,共分為四個階段,詳細的內容詳情如下:
1.
生活觀察:近年來消費者開始要求生活品質及獨特性,且環保意識抬頭,本研究發現在台灣椰子加工產業少之又少,屏東內埔又是椰子的產地,每顆椰子的紋路皆不相同,所以我們可以將使用過後不要的椰子進行加工,將垃圾變成黃金,利用每顆椰子紋路不同的特性做出不同樣式的產品。
2.
概念設計:為了貼近消費者的生活及落實環境保護,產品即使被丟在外面也能夠自然地分解也不會造成汙染,我們將產品重點集中在日常用品,貼近顧客生活,讓顧客來內埔能夠看到、使用到只有內埔才有的椰子與文創產業結合的產品,讓顧客與內埔建立一條情感上的連結。我們將不常利用到的椰子內殼與纖維進行加工,內殼製作成質地堅硬的材質,纖維則製成編繩,未來將進一步去計劃發展出可能的各種產品。
3.
產品發展:我們設計的日常用品皆屬簡約樸實風格,融入當地樸實的生活,形狀簡單,卻有質感能夠吸 引那些要求生活品質的顧客,如:椰殼碗、筷子、盆栽、椰絲燈罩….,這些產品都將融入當地商店及建築,讓顧客體驗客家文化和椰子之間的融合,讓顧客了解到我們產品想帶給消費者的意境及感受。
4.
產品製造:在確認產品方向、雛形、市場定位與生產成本後,我們便開始製造生產,求質不求量,避免大量生產使產品失去獨特性,確保品質才能綁住消費者的心,打造一個只有到內埔才買的到產品的品牌,吸引消費者為此前往。
透過上述的四個步驟,本研究開發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創新品牌—「椰客」。
「椰殼碗」原料完全取自大自然,經過挖空、打磨完後,將客家傳統圖騰文在碗內,凸顯出內埔在地客家文化精神。「調味瓶¬-椰子」,是以椰子的外型做仿生設計,標籤採用椰子纖維製成的紙張,產品皆能完全被土地分解,避免造成環境汙染;在包裝設計上,材質是以椰子纖維編織而成,以簡約風格凸顯出客家文化的樸實風格。
一般人對椰子的印象,大概就是喝喝椰子汁,喝完了就將椰子外殼丟掉,以一粒三公斤的椰子來說,內含400克的椰水,400克的椰肉,外殼約200克,光是椰絲就有2000克,一顆椰子能夠完全的被利用,但是人們對椰子的利用率不到50%,我們將不起眼的椰殼一分為二,將新鮮椰肉掏出,將椰肉提供給相關的加工廠商,將掏乾淨的椰殼用砂紙將內外壁打磨乾淨,塗上清油使椰殼碗更加光亮,椰殼碗也能進一步製作成盆栽,因為每顆椰子的紋路皆不相同,所以製作出來的碗與盆栽都是獨一無二的,對喜歡獨特與自然的消費者帶來不錯的吸引力,也藉此帶來商機。
為了能家椰子產業與客家文化結合,我們與地方餐廳、店家合作,提供各店家使用我們的產品,例如:椰子碗,椰子餐具(筷子、湯匙、叉子),調味瓶,椰子杯墊,椰子小夜燈,椰子紙袋。而當地則是客家文化繁盛,所以我們與當地餐廳業者合作,以我們的產品做為他們使用的餐具及裝飾品,客家文化與椰子的結合,讓客人了解我們把平常用完的椰子殼回收再使用在其他地方,並且是很環保的資源。其中還有DIY行程(巧克力、椰子碗彩繪)不但能夠親子一同參加製作加深情感,也能增加趣味性,而且親手做的感覺會比較深刻,參觀椰子採收過程現場體驗新鮮的椰子也能夠了解椰子所擁有的功效不只是美白降火,不起眼的椰子殼也是能夠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良好的體驗設計規劃可以讓消費者從中獲得不一樣的消費情感,故本研究亦針對目消費者規劃一系列的體驗設計與旅遊地圖,如下圖6、圖7所示。